西門子歌美颯臺中機艙新廠正式啟動 助力海龍計畫生產最新型 14 MW 風機機艙
西門子歌美颯臺中機艙新廠正式啟動 助力海龍計畫生產最新型 14 MW 風機機艙

西門子歌美颯臺中機艙新廠今 (15) 日宣布正式投入生產
西門子歌美颯臺中機艙新廠擴建工程已於 2023 年底完工,今 (15) 日宣布正式投入生產,為臺灣離岸風場專門製造最新型 14 MW 風機機艙。此次投產標誌著西門子歌美颯對臺灣離岸風電產業承諾的實現。臺中機艙廠於 2022 年進行改裝擴建,生產線已從原先組裝 SG 8.0-167 DD,升級為生產 SG 14-222 DD 離岸風機,裝置容量從 8 MW 提升至 14 MW。計劃在 2026 年底可開放 300 個就業機會。
西門子能源常務董事會成員、風力發電業務全球執行副總裁 Vinod Philip,在接手西門子歌美颯風電業務後首次出訪亞太時表示,臺灣海峽截至目前現正運轉的離岸風機中,有 7 成以上的風機來自西門子歌美颯,而臺中機艙廠的正式啟用是西門子歌美颯對亞太地區承諾的最佳見證。

西門子能源常務董事會成員、風力發電業務全球執行副總裁 Vinod Philip
西門子歌美颯臺中機艙廠本次生產的 SG 14-222 DD 直驅式離岸風機,是該公司在臺灣首次生產此型號風機,由三井物產、北陸能源、Gentari 共同投資,累計風場裝置容量達 1,022 MW。該新型風機具有 222 公尺葉片運轉直徑和超過 240 公尺的全機高度。海龍離岸風電計畫將率先使用這些新型風機,計劃於 2024 年第二季開始安裝,並在 2026 年完成風場建置,預計完工後將是亞太區最大型風場。
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總部董事長倪邇思(Niels Steenberg) 表示,臺中機艙新廠房的正式啟用,對西門子歌美颯以及臺灣的離岸風電產業來說,皆是意義非凡的里程碑,也彰顯西門子歌美颯持續對在地製造、技術移轉以及人才培育的堅定承諾。並表示臺中機艙廠不僅為能源轉型奠定重要基礎,也可助臺灣成為亞太區離岸風電產業的樞紐。「我們應該思考的不僅僅是『Localization』,更應該是『Globalization』,此次新廠落成,估計年產量將有 2 GW,日後不僅供應臺灣,更是著眼包括日本以及韓國所在的亞太市場。風機產業,就像一些套管式水下基礎有三支腳,至少需要布局三個市場才會更穩。在地的供應鏈也必須達到自身產能能夠至少供應三個市場,才能造就良好穩定的風機產業鏈。我們應該要更要求自己,建造能夠出口的風機,創下更多嶄新紀錄。」倪邇思表示。

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總部董事長 Niels Steenberg
海龍計畫執行長柯廷灝 (Tim Kittelhake) 表示,西門子歌美颯的機艙產線啟用為海龍計畫的重要里程碑,隨著海龍計畫融資到位並進入離岸工程建置階段,已陸續完成多項重要離岸作業,包括海龍 2 號風場海上變電站安裝、3 號風場的海上變電站水下基礎安裝,以及截至今日共 36 個風機點位,總計 108 支水下基礎基樁之打樁作業等。海龍計畫擬明年第二季展開風機安裝,預計年底完成 2 號風場建置,2026 年將完成 3 號風場建置。
西門子歌美颯 8 月開始投入生產新型風機,為支持新型風機的生產,西門子歌美颯派遣臺灣專業團隊旅歐進行技術培訓,同時提供在職專業課程,以確保生產品質和環安衛要求一致。隨著臺中機艙新廠的啟用,西門子歌美颯將繼續協助海龍離岸風電及第三階段第一期的開發商持續穩步向前,支持臺灣離岸風電的發展,助力能源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