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 2024 環境月首播全台最大規模蝙蝠研究 八大電廠明星物種生態地圖首公開

Apr. 26 2024

台電 2024 環境月首播全台最大規模蝙蝠研究 八大電廠明星物種生態地圖首公開

Share

1_13KB.webp (13 KB)

台電日前 (23) 舉辦 2024 年環境月發表會,會中回顧 2023 年環保成果,台電自有火力機組空污排放強度[1] 較 2016 年大減近 7 成、碳排放強度(每度電二氧化碳排放)亦減少 8%。發表會由經濟部次長兼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主持,現場包含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臺灣海洋大學教授邵廣昭、東海大學教授林良恭、臺灣蝙蝠學會理事長陳宏彰等各界貴賓共同響應。

台電於 2023 年環境月推出高雄興達電廠永安濕地生態紀錄片《飛鳥電廠》,榮獲 2024 美國全球電影競賽「自然野生環境類卓越獎」及全美短片競賽等7獎項肯定,今年再次聯手導演許鴻龍,發表會中首度公開《蝙蝠喬遷大計》生態紀錄片,完整記錄台電台西風場蝙蝠搬家計畫。

台電表示,雲林台西風場規劃設置 4 部風機,每年約可供約 2300 萬度綠電,等同近 6 千家戶年用電量,同時帶來超過 1 萬噸減碳效益,預計 2025 年 8 月完工。規劃初期調查發現當地擁有豐富蝙蝠生態,為兼顧電源開發及維護生物多樣性,台電自 2020 年啟動「蝙蝠棲地搬遷計畫」,透過棲地補償方式引導蝙蝠遷移至風場南側新棲地。

2_54KB.webp (54 KB)

3_44KB.webp (45 KB)

台電說明,早先於風場周邊設置100個蝙蝠巢箱,透過個體標記每月定期追蹤,至今已累積超過 1700 隻次使用,蝙蝠「住房率」高達 95%;今年3月起再於風場南側防風林及電桿增設 70 個巢箱,讓蝙蝠順利搬到新家。此外,工程整地避開蝙蝠繁殖季節,採分區分段進行,並設置即時感應系統,未來風機運轉若偵測到蝙蝠或鳥類大量遷徙,可遠端調控降載或停機,兼顧穩定供電與環境生態。

會中同時公布台電精選 8 大電廠、10 大明星物種生態地圖,分別為協和電廠(珊瑚)、卓蘭電廠(紫斑蝶)、大甲溪電廠(鉛色水鶇與臺灣石𩼧)、萬大電廠(霧社血斑天牛與台灣大豆)、台西風場(東亞家蝠)、興達電廠(黑面琵鷺)、核三廠(雀鯛)、尖山電廠(荸薺)。

台電近年持續升級機組環保設備、展開低碳燃氣機組更新計畫,積極推動碳捕捉與氫、氨混燒發電,逐步落實電力淨零;台電亦期望響應國際「其他有效保護區 OECM」(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理念,營造電力建設生態共融。

Note: [1] 空污排放強度-每發 1 度電所產生的粒狀物 (PM)、硫氧化物 (SOx) 及氮氧化物 (NOx) 等空污排放量總和。

4_60KB.webp (61 KB)

EnergyOMNI 全能源 I Enera Media Ltd. 恩能新元傳媒有限公司

立即訂閱,加入淨零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