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妮觀測站 I 全球風能協會 提出菲律賓離岸風電風險分攤建議

-歐妮觀測站 I 全球風能協會 提出菲律賓離岸風電風險分攤建議

歐妮觀測站 I 全球風能協會 提出菲律賓離岸風電風險分攤建議

發布時間: 2025-10-08
閱讀文章

OMNI_PERSPECTIVES_1.webp (54 KB)

 

編譯:全能源

全球風能協會(GWEC)9 月出版"Financing the Offshore Wind Revolution: Risk-Sharing Mechanisms for a Sustainable Energy Future in the Philippines"報告,為菲律賓即將舉行的離岸風電競標,提供融資與風險分攤機制建議。

報告首先簡介菲國電業架構跟監管現況,菲律賓電業已全面自由化,允許私部門進入發電、配電和售電市場。而全國輸電網則由國家電網公司(NGCP)、國家輸電公司(Transco)經營。此外,菲律賓政府在 2022 年開放外國投資者在 100% 持有再生能源專案,進一步推動電業自由化。

菲律賓獨立電廠收入來源多元,包括與配電公司或電力合作社簽署的購售電合約(PPA)、提供輔助服務,以及參與批發電力現貨市場(Wholesale Electricity Spot Market)。而再生能源專案通常透過競標(Green Energy Auction Program , GEAP)取得容量並簽署再生能源購售合約(Renewable Energy Purchase Agreement)。菲律賓預計於今年舉行第五輪競標(GEA-5),提供 3.3 GW 的離岸風電容量。

目前菲律賓能源監管委員會(ERC)與能源部(DOE)尚未公告 GEA-5 的保證收購電價,根據亞開行(Asia Development Bank)於 2024 年 3 月的研究,菲律賓離岸風電專案的最低電價估計每度電 9.1 至 16.4 披索(約新台幣 4.75 至 8.57 元)。稍早菲律賓媒體引述產業人士表示,價格可能落在每度電 10 至 12 披索約新台幣 5.32 至 6.27 元)。GWEC 報告則進一步針對固定式風電與浮動式風電,依據不同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在北部呂宋地區或是中部維薩亞斯地區計算可能的離岸風電費率,詳見下表。

1003_perspective.webp (16 KB)
資料來源:Financing the Offshore Wind Revolution: Risk-Sharing Mechanisms for a Sustainable Energy Future in the Philippines (GWEC, 2025)

GWEC 報告最後提出數項建議。首先是加強公部門在離岸風電專案的財務參與,像是由多邊開發銀行(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 MDB)、開發性金融機構(Development Finance Institution, DFI)針對離岸風電專案提供優惠性融資以及技術協助,支持開發前期的活動,像是資源調查與可行性研究等。還有菲國政府也應鼓勵其國營單位(Government Owned and Operated Corporation)參與離岸風電專案,包括直接或間接的股權投資。除此之外,菲國政府應主動與提供離岸風電關鍵零組件(如風機、水下基礎)的國家出口信用機構(Export Credit Agency, ECA)展開合作,以擴大融資選項。

在政策協助方面,政府也有多項作為可以協助開發。首先是專案併網期應保持彈性。對於剛進入離岸風電開發的市場,專案延宕是時有所聞。GWEC 建議菲國政府應提供延宕專案相關支持。舉例來說,像是風場完工併網延遲,主要是因政府承諾提供基礎建設延誤所造成的,那政府應透過自動調整費率,或延長合約年限來進行補償。

建立離岸風電專案的中央工作小組,來協調各部會活動,以及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溝通。此外,在能源部層級也可考慮設立專責的離岸風電融資技術協助的小組。

GWEC 結語指出,透過完善的風險分攤機制,有助於提高專案可融資性,也是成功開發離岸風電專案的關鍵。而有效的風險分攤,則有賴於各方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協調。政府的主要職責是降低監管與政策風險;出口信貸機構、開發性金融機構、多邊開發銀行則可以吸收早期與政治風險。私部門方面,開發商則主要承擔商業與技術風險;商業銀行在風險緩解條件下提供融資;保險公司則是防範建設與營運過程中的衝擊。若有健全的生態系,有助於提升專案的可融資性,加速菲律賓的能源轉型。

更多相關文章

EnergyOMNI 全能源 I Enera Media Ltd. 恩能新元傳媒有限公司

立即訂閱,加入淨零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