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攻角I 萬事總有起點

-I攻角I 萬事總有起點

I攻角I 萬事總有起點

發布時間: 2022-11-14
閱讀文章

在過去接近 20 年的時間,每每有機會在半空中的風機機艙裡,打開艙門讓風吹撫著爆汗的臉頰與頭髮,與巨大的機電設備在侷限空間裡作伴的時光,一直都會讓我想起當初無來由的踏入這奇妙的旅程,完全就像 Steve Jobs 在 2014 年史丹佛大學對畢業生所說的話,「你看著前方, 不可能預見那些點會如何串連;你只有在回顧時,才能串連那些點。所以,你必須相信每一個點, 遲早會和你的未來形成關聯。你必須相信⸺相信直覺、天命、人生、因果輪迴,相信什麼都行。 這個方法從未讓我失望,也造就我人生中所有的與眾不同」。(reference1)

在 90 年代,全世界最強的公司非 GE 莫屬。 在我 2003 年離開高雄的第一份工作後,我不斷地丟履歷到 GE 的各種工作機會,目的就是要不擇手段進去這家公司。就在當年總統大選後幾個月,忽然有一天接到來自人資部門的電話,告訴我臺灣的台電公司正要興建一座最大的陸域風電場將會由 GE 提供風機與技術,需要找一位負責現場工程且與台電有工作經驗並具備英文能力的現場工程師來參與建造本專案並管理臺灣工程承包商。一想到有機會進 GE 工作,自我感覺良好這次機會很大。在人資順利的安排下經歷了好幾關的面試,好幾次都搭半夜的統聯巴士到臺北面試,順便跟朋友去錢櫃唱歌。直到最後一關面試, 是由亞太區主管以英文面談,他是一位韓裔美國人,很神奇地他很滿意我在面試中的表現,也就很順利獲得了這份工作,美夢成真。

My Dream Come True

這就開始了我在風電接近 20 年的旅程,很明顯的,當初真的不是為了氣候變遷才加入這個行業的。後續對於氣候相關議題也都是慢慢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直到約 10 年前在福島事件發生後的 2012 年,對於人類經濟活動所造成的各項環境及心靈污染而開始產生情緒上的波動。同時在那幾年福島事件發生後,也對全世界風力發電市場造成了一股爆炸性的推力,直到現在。

Opportunity

GE 這家公司,當時除了名氣大,又有全球最佳 CEO – Jack Welch,我又看了至少 4 本有關他的傳記,有機會進入一家令人景仰的公司,早已計畫要在工作中盡量挖掘寶藏且盡量學習。對於航空系畢業且在加入 GE 之前又在高雄的興達與南部兩座發電廠陸續參與臺灣初期大規模的天然氣複循環發電機組建設,非常興奮有機會可以接觸市場領先者的技術且實際成為一名員工。

 

No3_SC1_9.webp (40 KB)

Wind Power

然而,風力發電一直都不是在我的知識雷達裡,一種截然不同的巨型發電設備卻不用石化燃料,這也讓我對於 GE 如何衍生出風力發電設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就在當時 Yahoo 還不輸 Google 的網路時代,線上搜尋了一段時間,發現原來整個風力發電部門完全跟 GE 的技術一點關係都沒有,其實是從 ENRON 收購過來的,就是鼎鼎大名的恩隆案 (reference 2) 。GE 風電部門確實就是收購了恩隆風電部門,而恩隆風電部門也是收購一家美國及一家德國的風電設備公司技術與產品,逐步形成完整的 GE 風電產品線與服務。

其中美國這一家叫做 Zond Energy System, 總部就在美國加州的 Tehachapi,這是一個位於加州 Mojave 沙漠的一個偏遠小鎮,就是捍衛戰士第二集一開始湯姆克魯斯自己的機棚所在地。我當初也是在這個地方培訓作為風機工程師。當時在培訓期間,教官告訴我們一個小知識,就是 GE 在當地並不是最大的雇主,最大的雇主是州監獄,聘用了最多當地人。這也是我第一次開始理解風力發電都是在一些鳥不生蛋的地方發展。大家有機會到加州洛杉磯玩,如果有時間也愛開車,大約兩個小時就會抵達, 親身體驗看到電影場景那些滿山滿谷的風機實景。

Zond 的起家是風場開發商並大規模購入 Vestas 風機,安裝在上述的沙漠地區,80 年代因為兩次的石油危機,觸動了風力發電需求在美 國大爆發,也還靠著跟美國能源部及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共同開發了 500KW 的風機專案,正式邁入風機製造的行列,卻也沒有太長的榮景。一直苦撐到 90 年代中期,在快要撐不下去之前, 由 Zond 買下美國當時另一家風機公司 Kenetech 的專利,再打包由恩隆公司成立風力部門收購 Zond。Enron 不久又再收購德國的 Tacke 風機公司,藉由兩邊的技術開發出了史上銷售最好的風機之一,也就是 GE 在 2002 年收購 Enron 之後在全世界銷售的 1.5MW 風機,據我所知,整個平台風機至少賣了超過 20,000 台安裝在全世界各地。

然而這些專利,當初 GE 在 2013 年用來在美國市場趕走三菱重工的勝利 (reference 3) ,卻在 10 年後的現在反噬自己正要起飛的美國離岸風電市場 (reference 4) 。 另一方面,三菱重工馬上在 2014 年與 Vestas 合資的 MHI Vestas 專注於離岸風電市場 (reference 5) ,卻也在 2020 又被 Vestas 收購回去。(reference 6) 

併購在風電行業已經成為一個手段,GE 當然也不會就此打住收購計畫。

在收購後的幾年,不只風機妥善率一直沒有調整到穩定的狀態,而且離岸風機發展也大幅落後丹麥的 Vestas 及 Bonus(後來被西門子收購, 現在稱為 Siemens Gamesa,可能很快又要叫西門子)有一段距離。GE 在愛爾蘭 Arklow Bank (reference 7) 安裝的 7 部 3.6MW 的海上風電計畫,在 2004 年是歐洲指標性離岸風電計畫,採用收購後的德國團隊發展的技術,幾年後卻也草草除役。GE 內部開始產生齒輪箱技術可能不適用離岸風電的意見,很快就在挪威找到新救星 Scanwind (reference 8) 的直驅風機設計進行收購,卻也很快就不知去向。直到 2011 年收購 Converteam (reference 9) ,專做直驅發電機與變頻器、2015 年收購 Alstom (reference 10)、2017 年收購風機葉片製造公司 LM (reference 11) 之後,才開始有完整的風機設計與製造的系統。

 

No3_SC1_8.webp (25 KB)

It Is Just The Beginning

90 年代全球經濟開始越來越好的時候,大大小小的風機公司,陸陸續續上市,為了績效與股價經歷了一連串的倒閉、整併、 改名又整頓了好幾回。亞洲各大經濟國包含中、日、韓、印等各 企業也都爭相投入發展風電事業卻又倒閉的事蹟,全世界風電發展直到現在都還是非常顛簸,這些血淋淋的故事都是我們可以好好學習的經驗。

對於這一路實際參與不少專案與工作,也因此在世界旅行了超過 30 個國家,風力發電確實是給了我一把打開認識當時非主流世界的鑰匙, 我也因此結識了非常多行業裡的好朋友。

回到最後,GE 在獲得台電的標案後 (reference 12),當初政府是有要求風機金額 30% 必須國產化,在那個時候 GE 早就在臺灣好幾十年,對於國家公共工程與軍民航空業非常熟稔,很容易就找到當時的國營鋼鐵公司做了臺灣第一套較大規模的風機塔架,在那幾年全亞洲鋼鐵廠沒有太多類似實績,而且台電公司也算是在亞洲尤其東北亞國家中,非常早期安裝單機超過 1.5MW 等級以 上的開發商。然而 20 年過去了,政府仍然持續要求國產化建制國產供應鏈,這種似曾相似的做法,只能靠這一次更多年輕人參與風電事業後, 看是否有機會從民間自動自發改變整個產業氛圍,投入真正的國際風電市場。

臺灣,我們早已專精在島內廝殺而不合作; 這次,讓我們學會掌握機會,大家真正互助,一 起走出國際。雖然現在已經可以嗅出未來的腥風血雨,但它僅僅只是剛開始而已。

 

Refernce:

1. https://youtu.be/mJK2dADvdHE
2.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3. Enron - Wikipedia
4. US court rules MHI to pay GE $170m in turbine patent case | Recharge (rechargenews.com)
5. 'Enormous impact' | Siemens Gamesa wins GE Haliade-X US sales ban after wind patent case | Recharge (rechargenews.com)
6.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Global Website | MHI and Vestas Agree to Form Joint-Venture Company
7. Agreement to acquire offshore business in joint venture approved by competition authorities (vestas.com)
8. Arklow Bank Wind Park - Wikipedia
9. GE boosts offshore wind with acquisition - CNET
10. GE Energy Completes $3.2 Billion Deal to Acquire Converteam | GE News
11. GE Completes Acquisition of Alstom Power and Grid Businesses | GE News
12. GE Completes Acquisition of LM Wind Power | GE News
13. 觀園風力發電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No3_SC1_Profile1.webp (154 KB)

徐瑋克

熱愛環境及國際交流的工商人士,從 90 年代末期投入能源事業到千禧年初期轉而跨入風力發電產業,以不同角色參與幾波國際再生能源市場的起起落落。期許以文字分享經驗,做為臺灣轉化為全球能源轉型不可或缺的角色注入微薄心力。

 

 

更多相關文章

EnergyOMNI 全能源 I Enera Media Ltd. 恩能新元傳媒有限公司

立即訂閱,加入淨零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