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妮觀測站 I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發布越南離岸風電潛力報告

-歐妮觀測站 I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發布越南離岸風電潛力報告

歐妮觀測站 I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發布越南離岸風電潛力報告

發布時間: 2025-09-30
閱讀文章

OMNI_PERSPECTIVES_1.webp (54 KB)

 

編譯:全能源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今年 8 月底發布《越南離岸風能技術潛力評估》報告。除了越南當局及有關單位,報告也與挪威氣象研究所合作,並在挪威駐越大使館的資助下完成。

越南政府在今年設定離岸風電目標,2030 至 2035 年裝置容量達 6 至 17 GW,2050 年達到 139 GW。並擬由國營企業來主導國內的首個離岸風電示範計畫(Pilot Scheme)。丹麥開發商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稍早在8月宣布與越南國家工業能源集團(PVN)簽署離岸風電共同開發協議。UNDP 的詳盡研究,不僅在開發初期提供越南離岸風電發展的完整資訊,作為越南進行海洋空間規劃的資源,並為離岸風電相關部會、地方政府與利害關係人提供參考。

2023 年時,UNDP 便開始此項計畫,提供越南國家水文氣象預報中心(NCHMF)與氣象水文總局(VNHMA)針對近岸(離岸 6 海里以內)及離岸風能潛力進行詳細評估並提出對風電業長期發展的建議,計畫的具體目標包含:

  1. 獲取解析度更佳、更詳細的風場與風能潛力資料集
  2. 評估特定區域逐月、季節、年度風速與風能的變化
  3. 考量領海範圍、海床地形、海洋規劃與風電開發重點區,計算技術風能潛力
  4. 評估越南東海及沿海地區的氣象與海洋災害風險
  5. 提出加強觀測、建模與預報的解決方案,以提升短期風能開發能力

越南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在 2022 年發表的《越南太陽能、風能與波浪能潛力評估》報告,UNDP 的報告接續環境部的數據,將解析度由 9×9 公里細化至 3×3 公里。並基於越南 1991 至 2020 年這 30 年期、總共 26 個測站的模擬風場資料、海床地形數據、越南領海相關資訊以及近海的浮漂,綜合這些資料計算得到研究結果。 這份報告發現,在近岸風電方面,風能密度最高的海域位於平定–寧順與平順–金甌水域。最大的風能潛力則集中在北部灣中心以及寧順至巴地–頭頓之間的海域。具體而言,南部地區風能潛力達 28.372 GW,而南中部地區潛力次之,達 25.899 GW。

在離岸風電方面,越南專屬經濟區(EEZ)的可開發總裝置容量高達 1068 GW,高於世界銀行在 2022 年評估的 600 GW。主要集中在東海北部、北部與中部灣,以及寧順至巴地–頭頓海域。潛力大幅提升背後原因有二;首先,納入考慮的 EEZ 區域範圍更大(達 322 公里),而世界銀行僅考慮至 200 公里的範圍。此外,這個研究中發現平均風速 7 m/s 以上的分布範圍也比世界銀行結果更廣。值得注意的是,離岸風電潛力計算並未包含受限制或禁止開發的區域,如海洋保護區、航運密集區、旅遊區或其他限制區域。因此實際可開發的裝置容量會再調降。

更多相關文章

EnergyOMNI 全能源 I Enera Media Ltd. 恩能新元傳媒有限公司

立即訂閱,加入淨零世代